市生态环境局:黄河“外滩”火出圈“气质如兰”受赞誉
(资料图片)
黄河远眺
这个夏天,“避暑之都”兰州让全国各地一波又一波的体育爱好者、游客体验了一把什么叫一座城的“气质如兰”。8月9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的2023年度第四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土壤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带你梳理出兰州“外滩”火出圈背后的生态环境保护“路线图”。
水环境
一河净水送下游黄河“外滩”火出圈
这个夏天,兰州的黄河“外滩”火出圈。作为全国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体验了一把拥入“母亲河”的幸福。浪里的羊皮筏子,河边的赤脚清凉,岸上的沙堆城堡,夜里的河边晚风,无一不在证明着兰州之水的可亲可近。
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部门摸清了黄河兰州段各类入河排口底数,并按照“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的原则,逐年有序推进全市各类入河排口整治。同时,紧盯干流水质较好、支流和部分河洪道水质较差的主要矛盾,谋划并推进实施湟水、宛川河、蔡家河、庄浪河等重点支流水生态治理项目。
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副科长钟晓强用一组数据,告诉了我们兰州水质的显著变化。“十三五”期间,我市5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十四五”以来,我市地表水5个国控、5个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虽然只是‘达标’和‘优良’2个字的差别,但是表明我市干支流水环境质量实现了升类。”其中国控断面湟水桥水质由“十三五”期间的四类提升为“十四五”的三类水质,出境断面青城桥水质综合评价稳定保持在二类。全市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特别是去年1-7月和今年1-6月出境断面青城桥水质综合评价达到一类。
“我们对完成整治的8条黑臭水体定期开展巡查监测,未出现返黑返臭现象。”钟晓强说,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十四五”期间兰州的水环境质量较“十三五”期间明显改善。
土环境
在全省率先推动《兰州市黄河流域土壤污染防治条例》颁布实施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赋予人奔腾活力,土让人安稳扎根。土壤环境的安全关系到植被生长、粮食安全、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为保护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动《兰州市黄河流域土壤污染防治条例》颁布实施,更好地引领和服务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科学有效防治土壤污染提供法治保障。目前,条例(草案)已通过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
目前,西固区正在全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依据市生态环境局反馈疑似污染地块名单,西固区联合自然资源、住建、工信等部门对辖区从事石油化工、电镀、印染、汽车拆解、医药制造、铅酸蓄电池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危险废物处置和其他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的重点地块再次进行摸底调查。
市生态环境局西固分局局长金晖表示,截至目前,西固区共发布22个疑似污染地块。“我们会加强对疑似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的准入管理,对未进行土壤环境调查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未明确治理修复责任主体的,一律不批准相关土地的审批手续。”
据悉,今年我市还实施了3个土壤污染源头管控绿色化改造试点项目,督促重点行业企业因地制宜实施管道化、密闭化及重点区域防腐防渗改造,防止企业用地新增土壤污染。
大气
“气质如兰”受赞誉大气环境治理不松懈
从早晨6点奥体中心的朝霞,到傍晚7点白塔山边的黄昏;从6月初夏的兰马到8月盛夏的自行车骑游大会,兰州的绝美天空伴随着体育参赛者的镜头频频亮相社交媒体,惊艳了众人。网友“金权”在短视频平台上评论说,“气质如兰,可见一斑。”
作为节能减排重点企业较多的西固区,近年来一直在积极引导辖区燃气锅炉使用单位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实施低氮燃烧改造,在全区已改造完成32家、71台267.7蒸吨的基础上,2023年计划对符合改造条件的剩余6家单位的9台18.56蒸吨燃气锅炉实施改造,目前改造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完成项目招标,正在制定施工方案,改造后将极大减少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
同时,我市还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管,督促纳入重点监管的发电企业,按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进行定期自查,并对企业自查情况进行跟进督查。
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主任庄立君介绍,今年兰州统筹调度风险企业预案备案管理,目前全市符合开展环境风险评估条件与预案备案的企业536家,其中风险等级评估为重大的企业7家,较大的38家,一般的485家,备案率达到98.88%。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赵文瑞/文马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