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制造厂商想要出口产品有多难?不仅质量要符合当地标准,更有一堆税务要求……然而令很多人没想到的是,碳也是个问题。
面对这两年由碳关税带来的贸易壁垒,美的楼宇科技给出的答案是:一整套碳足迹管理平台。就在本月,美的楼宇科技发布了旗下iBUILDING产品碳足迹管理平台。
据介绍,该平台旨在帮助企业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数据实时采集、查询、一体化认证,可让产品碳足迹认证披露周期缩短约66%,综合费用降低约50%,核算与报告效率提升>85%。
【资料图】
对多数人来说“双碳”概念已不算陌生,但“碳足迹”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值得花费心血为之打造一整套数字管理平台?
一切的一切,还得从一台国产家电的出口说起。
国货出口的“碳”难题
身为美的楼宇科技的解决方案高级架构师,李嘉成大概从未想过自己要为一台家电出口操心。但当相关事业部找上门那天,他便开启了一段追寻“碳足迹”的旅程。
所谓“碳足迹”,指的是组织、个人、产品在生产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用以衡量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落回一台家电,便是指该产品从原料开采、加工生产到运输等全生命周期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
在社会环保意识超前的欧美发达国家,碳足迹并非新概念。但近些年,西方国家出台落地一系列碳关税、碳边境调节机制等法案,之于欧盟头号贸易伙伴的中国,已经形成一种贸易壁垒。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为例,公开资料显示该法规对钢铁、铝、塑料三种原料加收的碳边境税率分别为27.2%、21.6%、8.7%。此外,法规涉及的原料还包括水泥、化肥、有机化学品等项。
碳足迹之外,更早之前欧盟公布的《关于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WEEE)、《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以及《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Eup)均对电子电器相关产品有害物质含量、生产消耗资源、对气候变化带来负面影响等方面进行了严苛的环保要求。从大势来看,此类要求只会趋严,不会放宽。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家用电器分会数据显示,仅2021年我国家电产品对欧洲全部(海关口径)出口额为332.9亿美元,同比增长36.2%。相关法规落地之于我国贸易影响可见一斑,对众多家电企业而言,这是一道必须迈过去的门槛。
当然,不只家电产品,中国制造在面向全球化的出海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这道“绿色门槛”。过去几十年,中国制造曾凭借完备的产业链体系、低廉的劳动力/土地成本、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在国际化市场争得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如今,制造业转型变局叠加绿色可持续发展浪潮,让中国企业传统的制造优势正慢慢减弱。
制造的全球化竞争正在向智能化和绿色化升维!一方面,中国制造需要借由数字化和智能化加强基础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不断向高端跃升;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也需要摒弃传统高能耗的粗放发展方式,迎接可持续的绿色未来。
在此背景下,企业若能提前布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增长,对自己是长远之选,可在绿色经济大潮中保持竞争力,处变不惊。不仅对经营有益,更是巩固制造第一大国地位,提升国货价值之举。
时下,碳中和已到只争朝夕之时,留给我们的窗口期很短,但从0到1做一套落地可用的碳足迹管理平台并不容易。难点有二。
首先是产品碳足迹核算难。因碳足迹相关标准繁多、计算方式不统一,同一产品出口不同国家地区要参考对应标准,且核算结论还须当地权威机构认证。这都对管理系统形成巨大挑战,成本也极高。此外,碳计算因子查找困难也拉高了核算门槛。一台家电的单个物料碳排放需要大量时间人力查找,不同产品又要重新计算。再加上工业制造业本就数据源众多,千行百业各家厂商数字化进程不一,数据难以收集。
其次,是全生命周期碳减排规划难。单个环节厂商本就难以获得手中产品各阶段的碳排放数据,落实到减碳上也缺乏全局规划节能的能力,更别说数字化管理的工具和手段。
上述问题不止摆在美的楼宇科技面前,所有出海企业都须解决,这正是美的楼宇科技发布碳足迹管理平台的初衷。
碳足迹管理平台什么水平?
对于这套碳足迹管理平台的实力,李嘉成以一言蔽之,六大功能,九大亮点。具体来说,该平台功能包括产品管理、碳足迹填报管理、分析功能、报告功能以及相应的一体化认证。在此基础上,相应碳足迹核算痛点也被一一解决。
前文提及,碳足迹核算在不同国家地区使用标准不一,美的楼宇科技让平台实现了PAS205、GHG Protocol、ISO 14067三大标准全覆盖。
在覆盖面上,这家智能制造巨头也实现了“摇篮到坟墓”级的全生命周期覆盖。
至于因子核算困难,之于美的楼宇科技倒是更容易解决。其自研智能匹配技术,能更快追踪碳足迹因子,加之其在家电行业早已树大根深,大到不同家电的同一部件,小到螺丝钉,均可以复用核算结果,如此一来便大大降低了核算难度。
亮点虽多,这套碳足迹管理平台的实际落地效果怎么样?据悉,美的楼宇科技顺德工厂M thermal Arctic Mono系列热泵产品,现已是首款完成碳足迹核算的零碳热泵。其碳足迹核算覆盖了原料获得、 生产加工制造、分销运输、安装阶段各个阶段。
核查后,美的楼宇科技针对产品落实了生产制造全过程的碳减排措施。比如产线更换更环保的R23冷媒,再比如生产厂房铺设光伏板,增加储能设备,减少能耗.....最终,该产品实现减碳并完成了相关认证。
制造业大厂出口秘籍正式公开
中国是生产制造业大国,要出口国外的,又何止一台家电,一台零碳热泵,而满怀出海雄心的企业也不止美的楼宇科技一家。
这回iBUILDING碳足迹管理平台发布,也可看作是巨头实力的向外溢出,服务更多出口企业、上市公司及巨头上游供应链中的隐形冠军们。李嘉成坦言,团队希望先从家电制造行业出发,进而向一般性制造业推广。
接下来的问题便是——美的楼宇科技底气何在?
一方面,美的楼宇科技已有丰富的双碳实践经验。
作为一家制造出身的企业,美的楼宇科技对自己的工厂建筑都进行了绿色化改造,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早在2022年,美的楼宇科技就基于自身在iBUILDING美的楼宇数字化平台的能源管理,以及美的楼宇科技在暖通空调、光伏、储能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开启碳咨询服务合作。
同年,其工业园西区被打造为首个碳中和园区,获得LEED金级、WELL金级两个绿色、健康认证,且已获得SGS(通标国际)认证的碳中和核查证明。2023年初重庆水机工厂官宣实现碳中和,背后同样是美的楼宇科技基于iBUILDING数字化平台碳咨询服务,为这座工厂展开了外科手术式改造,令这个设备老化、年代久远的高能耗老厂成为双碳时代新标杆。
发布碳足迹管理平台同时,美的楼宇科技还一并发布了iBUILDING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该平台基于中央空调系统,通过完善空调负荷柔性调控体系让每一栋楼宇都可以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助力电力系统削峰填谷。
上述例子仅是缩影,目前美的楼宇科技已经打造碳管理系统、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多个数字化管理工具,通过软硬兼施的方式成功打造首款零碳热泵、零碳工厂、零碳园区多个案例,持续构建可持续的智慧空间。此番发布也是顺理成章地补齐产品端碳解决方案板块的必然之举。
另一方面,美的楼宇科技已有权威认证机构背书加持。
就在发布iBUILDING碳足迹管理平台现场,美的楼宇科技官宣与SGS、TUV南德等认证机构形成战略合作,系统支持生成面向不同认证机构要求的核查报告。
手握权威认证方背书。一方面是美的楼宇科技在出口制造行业地位的体现,亦是其践行双碳战略努力之下的开花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美的楼宇科技此番动作并非一时兴起而为之,而是布局在先。
具体来说,这些年,美的楼宇科技在低碳业务上发布了暖通系统下多联机、水机,电梯业务下扶梯、货梯、直梯等一系列硬件产品,叠加楼宇智能化系统等数字化平台软件能力,打造出一整套低碳业务生态体系和解决方案,实现将产品服务能力与客户需求精准匹配。
尤其冬奥会期间,美的楼宇科技相继为开闭幕场馆国家体育场(鸟巢)、山地转播中心、冬奥村、首钢园区等项目提供了低碳、高效、环保的暖通解决方案,助力主办方实现“零碳办奥”承诺。
今年2月,美的楼宇科技又提出了"GREEN FOR ONE"双碳战略,数智化产品创新和服务能力,在“共建可持续的智慧空间”使命的驱动下提出的从供应端-制造端-产品端全生产链低碳实践。
对于碳足迹管理能力输出,美的楼宇科技团队颇为谦虚。面对采访,李嘉成表示——自己最有成就感的瞬间便是服务合作伙伴,为他们带来便利。
关于双碳转型,李嘉成直言单靠一个美的楼宇科技碳足迹管理平台还远不够。“碳足迹管理平台只是一个工具,应用所展现出来的实力几何,还跟合作方数字化水平也有关”,他进一步解释。
但对未来李嘉成颇有信心。他认为,时下的碳足迹变革既是大环境要求,也是一次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变革供应链的契机。他还透露,2023年7月美的楼宇科技还会发布针对家电制造业的碳足迹相关标准。
写在最后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1-3月,家用电器累计出口额为1412亿元,同比增长3.2%,形势向好同时,发达国家对产品双碳方面的要求愈发严苛。
智次方·物联网智库在新发布的《2023年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洞察暨生态图谱报告》中也提及——未来,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将进一步深化“平台+双碳”、 “平台+双链”等融合应用能力,围绕国家重点领域加速平台技术产品能力迭代。
此番美的楼宇科技动作看似仅是一次产品发布,实则是一次呼吁、一次号召,面向当下制造业面临的出口压力及碳问题提供了一个明确、可落地的解决路径。
时下国货蓬勃出海,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将重心拉升到全球视角成为国际化公司,为各国公众所知。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关注自己在全球客户、雇员心目中的形象。发力碳足迹也是大国企业的心系全球、走向更广阔市场之举。